【一流专业巡礼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(国家级一流专业)

发布者:万德军发布时间:2024-05-14浏览次数:113

  一、专业培养目标

安徽建筑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立足安徽、面向长三角,辐射全国、放眼世界。致力于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能够主动适应国家建设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需要,适应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科学和技术水平快速发展,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、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,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、团队协作、国际视野、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,能够在高分子材料合成,成型加工及应用领域从事科学研究、技术开发、产品生产、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。

二、专业发展历程

本专业于2001年开始设立并招生,设有应用高分子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两个专业方向;2016年入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;2017年入选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、特色(品牌)专业,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,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;2021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(有效期6年);目前安徽省内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校中,仅有两所高校同时获批国家一流专业立项建设、通过国家工程认证,安徽建筑大学是其中之一。

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立项建设、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

三、师资队伍

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 18名,其中教授9人、副教授6人,分别占教师总人数的50%33.3%;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人。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”2016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、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”2021年被确立为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,同时获安徽建筑大学“本科教学先进集体”称号。

专业获省级示范基础教学组织、校级本科管理先进集体

 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是一个充满活力、奋发向上的团队,专业教师严谨治学、诚信育人,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。专业负责人徐文总,二级教授,全国优秀教师、安徽省教学名师,2021年个人事迹入选安徽省教育厅“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学习读本”,2023年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(Elsevier Data Repository)发布的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“年度影响力”榜单。骨干教师张璟焱教授,获安徽建筑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、安徽省“教坛新秀”称号;王献彪教授,入选安徽省第五批“特支计划”创新领军人才;王平副教授,入选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项目计划;年青教师王帝博士毕业于德国马克思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,张佳燕博士毕业于四川体育大学大学、师从世界知名科学家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教授。

为落实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,强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,本专业先后聘请近20余位校外高层次人才为兼职教师,主要来自安徽省化工设计院、皖维高新股份公司、佳通轮胎(中国)技术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单位,承担本科生的部分专业课教学、毕业论文设计、企业生产实习等教学工作。

高水平教师代表

四、实验、实践教学平台

专业建有高分子化学、高分子物理、高分子加工、高分子综合四个专业实验室(归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中心),同时材化学院还拥有基础化学省级示范中心、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等用于本科生教学;本科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总值约3500万元,在数量和功能方面能够满足本科实践课程的教学需要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开出率100%,其中创新性、设计性、综合性实验项目比例达到85.9%

专业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软硬件资源,依托安徽省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、先进建筑材料工程实验室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,结合科研的前沿,建立与时俱进、教学科研高度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,实验教学内容实现基础化与创新化的统一。建立大型仪器网上预约系统,学生可通过预约系统合理、有效的使用贵重、大型仪器;建立实验项目网上管理和预约机制,除专业培养计划安排的课程实验外,本专业学生还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选择业余时间预约开放实验,进行自主学习。

专业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。为满足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需要,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,2016年,与皖维集团合作共建的省级“校企共建开放实验实训中心”;同时,还先后与二十余家知名企业及研究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并签定了长期的校外实习基地。主要有: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、合肥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、安庆石化有限公司、中铁四局、江淮汽车集团、延峰(安徽)汽车内饰有限公司、安徽氯碱集团、德国大陆马牌轮胎公司、国通管业有限公司等。

校内实验平台及校外实习基地

五、办学特色效果、社会声誉

1)坚持教学改革,夯实学生专业基础

专业长期秉承以“学生为中心、产出导向、持续改进”的三大工程教育理念,改革教学内容、创新教学模式,打造精品课程、加强特色教材建设。专业教师承担各类教研项目及课程建设项目20余项;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;发表高水平教研论文10余篇;出版教材1部。

专业教师承担的教研项目及课程建设项目

代表性教学研究成果

2)以科研促教学,培养学生创新能力

专业拥有学校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,学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,8188www威尼斯材料是其中特色方向之一。教师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,发表SCI/EI高质量论文300余篇,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7项、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,利用这些科研成果开设的专业综合设计性项目50余项,同时,教师根据研究成果编写的《高分子综合设计性实验》教材也即将正式出版发行;学生参与发表的SCI论文20余篇(代表性论文见下图)。

代表性科研成果及学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

3)学生培养达到预期目标,获得崇高的社会声誉

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、省级、校级各类大学生创新课题80余项;在全国、安徽省各类大赛中捷报频传,2021年学生获全国高分子实验大赛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;2023年学生获首届全国高分子虚拟仿真大赛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7项、三等奖4项。同时,在2023年的全国大学生高分子实验大赛中技压群芳、获一等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,并且获得团体三等奖。近五年以来,本专业学生获得学校学业奖学金的覆盖率达到38%,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、社会奖学金的覆盖率达到6.7%。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%左右,考研录取率每年均超过30%2022年达到48.1%,在学校名列前茅。

学生在全国及安徽省大赛中获奖

专业紧紧围绕“毕业要求的制定、落实和评价”这条主线,建立了学校-学院-系三级教学监控体系,教学质量稳步提升。毕业生发展情况符合培养目标的预期要求,就业的同学80%3-5年内成为用人单位的骨干,读研的同学100%顺利拿到硕士、博士学位,毕业后发展前景良好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能力高度认可。全国劳模、安徽省人大代表、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、总经理姚和平给予高度肯定,他表示,安徽建筑大学高分子专业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高、动手能力强,具有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。对学校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分子专业优秀人才充满期待!

心系祖国、筑梦未来的优秀学子们,安徽建筑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等着你的到来!(作者:乔梦霞 张佳燕 徐文总;审稿:丁益)